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     金卡納賽事在台灣推廣至今才短短兩年的歷史,然而金卡納在國際上的發展卻高達十多年,

當然國外車手的資歷及經驗也都相當的豐富,但舉辦國際賽事卻是第一次,台灣在速克達賽事

的推廣上雖不甚理想,但2005年取得YAMAHA的贊助後,速克達賽事的推廣隨即高速成長,

除了資金的到位外,中華賽車會這兩年來的人才培訓才是重點,雖然台灣車手在國際賽的經驗上

仍不足,但組辦賽事的中華賽車會卻經過長達25年的歷史,而外部組辦賽事的經驗又透過這25年

的經驗累積,已經將內化經驗傳遞到外部經驗,因此從2004年開始,中華賽車會就不斷地推演舉辦

國際賽事的步驟,終於在2005年的11月成功推出第一次的汽車國際賽事,也成功邀請到亞洲10個

國家的TOP車手參賽,有了這一次的成功經驗後,中華賽車會再接再勵,在2006年的年出就推出

機車金卡納的國際賽事,這是台灣機車賽車運動史上的第一次,不只台灣相當注重就連國際也相當

地關注這一項國際賽事,據瞭解,這一場賽事將會有32位頂尖的車手參賽,各國更派出最強的車手

準備來台爭奪第一屆亞洲盃金卡納車王的頭銜,這不單單只是一場賽車運動,更是國與國間的實力

競爭,台灣具備主導國際賽的能力,接下來就看台灣車手是否有能力在國際間奪下一席冠軍寶座。

 

台灣菁英盡出力抗強敵

   2006年初的這一場國際賽事不單是台灣車手展現最佳實力的機會,同時是台灣車手挑戰國際的

良機,但國外也非省油的燈,紛紛派出最強的車手來台準備好好地一顯神威,為各自的祖國爭光,

台灣經過2005年一整年的全省巡迴挑選後,最後入選的國家代表隊14位車手終於出爐,來自武田

車隊的劉君眉可說是台灣固守冠軍盃的第一道防線,接下來的江國良是一位經驗老道的車手,其

爆發力十足;新秀陳良弘陳南岑參賽經驗雖不足,但初生之犢可說是不畏虎;老將宋化峻是基隆

一帶的始祖型車手,在速克達界也算是老將,憑著豐厚的經驗,相信能夠為台灣車手傳承一些寶貴

的經驗;後起之秀陳科孟李煜中蔡瑞晏等車手實力堅強,不單具備體力與智力,更可怕的是這

些車手的爆發力十足;劉傑、吳進榮、謝承罡等後進新手雖然在經驗及技巧上不如上訴車手來的好

,但賽車這一項運動是不到最後一秒難斷生死,最重要的是這三位車手正代表著新生代的掘起;

張進群、范恩馨、黃崇桓雖在國內的國家代表隊中落居後位,但這些車手將成為台灣金卡納賽車

運動的傳承者,透過這三位車手的參賽經驗,台灣將會有更多人有機會進入國際賽事的行列。


日本、泰國、香港來勢洶洶

   觀看這一次國際車手的名單中發現,日本、泰國、香港等地的車手實力相當雄厚,日本由MFJ派

出具備國際賽事經驗的車手來台,而這兩位車手不單具備經驗更是戰績輝煌,不單有著比利時及義

大利的勝出經驗,其中一位更具備GP250的實力;泰國方面則是派出YAMAHA的廠隊車手,無論從

賽車經驗的角度,或是從車輛適應的角度來看,這兩位泰籍的車手都相當有機會爭奪冠軍盃;香港

部分則派出兩岸三地耳熟能響的車手張韋安,這一位車手不單是國際澳門大賽的常勝軍,更是兩岸

三地中少有的全能型車手,無論是速克達或是重型車種都難不倒這一位車手,而香港派出的另一位

車手更是後起之秀的接班人,中國大陸的車手也相當可觀,兩位車手都是中國大陸125cc的年度冠軍

車手,其實力也不可忽視,看來這一場金卡納賽事已成為國際間的殺戮戰場,想要在這一場戰役中

勝出可說是難事一樁,光有三兩三的實力還不夠,還要有超強的抗壓性,這將會是一場不容失誤的

賽事,相信一定是精采可期。

 

元月21、22日(10:00~17:00)不管是否對賽車運動有興趣,都不能錯過這一場台灣25年來的第一次

國際賽,就讓我們一起到台北松山菸廠(忠孝東路四段捷運國父紀念館站旁)為台灣的第一場國際賽

見證,也為台灣辛苦奮戰的車手加油吧!

詳細資料都在金卡納GTR亞洲盃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ind 建樺 的頭像
    wind 建樺

    wind

    wind 建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